什么是登革热?
登革热(DF)是由登革病毒(DENV)引起,经媒介伊蚊叮咬传播的急性传染病。其临床特征为突起发热、全身疼痛、皮疹、出血及白细胞减少等,严重者出现休克及重要器官衰竭,甚至死亡。
一、登革热传播方式
登革热的传播媒介主要是埃及白纹伊蚊和埃及伊蚊。病毒通过蚊子的叮咬传染给人类。蚊子通常在吸食被感染人血液时获得病毒,被感染的蚊子终生均能传播病毒,少数还可经卵将病毒传给后代。
二、登革热潜伏期多久?
登革热的潜伏期一般为1~14天,多为5~9天。患者在发病前1天至发病后5天都具有传染性。还有一部分人感染登革病毒后,病毒在血液中存在但不发病,即隐性感染,但是同样能通过伊蚊将病毒传给其他人。
三、登革热的症状有哪些?
登革热分为3期,即发热期、极期和恢复期。多数患者表现为普通登革热,仅有发热期和恢复期,少数患者会发展为重症登革热。常见症状包括:
发热:首发症状为骤起高热,可伴畏寒,24小时内可达40℃。一般持续3~7日。部分患者发热3~5天后体温可降至正常,但在1天后再度上升,这种现象被称为双峰或马鞍热。
三痛:剧烈头痛、眼眶痛、关节肌肉疼痛。
皮疹:发病后第3~6天,面部四肢出现红色皮疹或出血疹,呈多形性、瘙痒、不掉皮,3~4天后消退。
出血:发烧5~8天后可能有出血的现象,包括鼻出血,牙龈出血,皮肤下出血,尿血等。
其他:疲劳、乏力,以及恶心、呕吐
四、登革热预防措施有哪些
登革热的预防主要集中在减少蚊虫叮咬和阻断病毒传播途径上。以下是一些建议:
消灭伊蚊:伊蚊是登革热的主要传播蚊虫,要积极开展灭蚊工作。可以使用杀虫剂如除虫菊酯等清除蚊虫滋生地,同时定期清理积水等以减少蚊虫数量。
防蚊措施:尽量避免在户外活动时被蚊虫叮咬,可以使用蚊香、蚊帐及在皮肤上涂擦驱蚊剂等措施预防蚊虫叮咬。
预防感染:对于前往登革热流行地区的人群,应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,例如勤洗手、穿长袖衣裤等,以降低感染风险。
加强监测:及时了解当地登革热疫情及防范措施,如发现有登革热症状应及时就医并配合医生进行治疗。